加入收藏| 登录   注册
400-0531-699
网站公告:迅达康生物商城欢迎您!
行业动态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2015年第一季度家禽疾病检测统计与分析报告

更新时间:2015-05-18 17:05:13点击次数:1422次字号:T|T
目前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仍是高发疫病,这除了与混合感染的因素有关外,还与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匹配有关。
2015年第一季度国内家禽疾病的发生规律

图1 检测病原的分布比例

第一季度检测出的疫病主要以禽流感病毒(AIV)、新城疫病毒(ND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支原体(MG/MS)、呼肠孤病毒(ARV)、禽腺病毒(FAV)、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为主。其中单一病毒感染病例不是太多,主要是多重病毒混合感染。这一时期送检的MS病例较多,因此MS引起的关节炎问题应当注意。本阶段分离到的禽腺病毒均属于I群禽腺病毒。


图2 检测病原在全国的覆盖区域

送检的病料以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江苏五省居多,其它有辽宁、内蒙古、山西、湖北、江西、两广,总的来说北方覆盖面较广一些,南方尤其是西南覆盖面差一些。

1、病毒感染检测统计分析

病毒以多重感染为主,流感和新城疫尤为突出

送检的病料都是禽流感病毒不同株的混感,甚至有的是禽流感和新城疫混感,尤其是15年1月份分离到的毒株,这与以往显著不同。鸡胚传代试验表明,该时期的毒株都较难分离,前2代几乎分离不到病原,多在3-5代,有的甚至在第9代出现病变。攻毒试验表明,所攻SPF鸡在20h左右就全部死亡,比以往分离毒强,混感可能是一部分原因。

对临床分离的新城疫毒株进行测序,并构建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现在流行的新城疫病毒主要是基因Ⅰ、Ⅱ、Ⅶ型,基因Ⅶ型较为多见,其次是基因Ⅱ型(即Lasota)。其他几种疾病所占的比例比重相对较小,同样做好加强防护措施,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


图3 病毒病分布情况

2、支原体感染严重,主要以MS为主

15年3月份以来,东北、安徽、河南、山东等地蛋鸡和肉鸡送检的病料中,付关节病例明显增多,主要表现瘸脚,单侧伸腿,付关节肿胀等,剖检发现皮下滑膜增厚、水肿,关节液增多,有的呈黄色干酪样或豆腐渣样,付关节处淤血重。

实验室化验结果MS在整个支原体感染中占80%以上,MG占的比重不足20%。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另外,血清学检测结果和病原学的检测结果一致。


3、血清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鸡H5、H9、ND血清抗体水平趋于稳定,基本能达到免疫保护作用


图4 不同周龄商品蛋鸡和种鸡H5、H9、ND抗体水平

图5 不同的周龄商品肉鸡H9、ND抗体水平

通过市场送检样品抗体值检测分析得出,商品蛋鸡和种鸡在开产后H5-6株、H5-7株的抗体效价在7以上,H9、ND抗体效价在9以上,在此滴度之上均能起到免疫保护作用。图5中的商品肉鸡H9、ND的抗体效价在8左右,在此滴度之上均能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3.2 不同品种鸡MS、REO血清阳性率较高,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图6 不同的周龄商品蛋鸡和种鸡MS、REO抗体阳性率

通过市场送检样品抗体检测分析得出,MS、REO抗体阳性率是随着周龄的增长而抗体阳性率增高,并且REO整体阳性率比MS的阳性率相应的要高。测得的抗体为阳性,说明鸡群免疫过该两种病的疫苗或感染过该两种病。就送检的血清样本大部分是未免疫疫苗的,应该加强防控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

4、细菌病原检测结果统计与分析

4.1细菌病比重小,以多重感染为主


图7 细菌分离株的分布比例

4.2 细菌耐药性加剧


图8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送检病例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病例较多见,肉鸡上比蛋鸡上严重,并且菌株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实验室发现禁用药物痢特灵表现出很好的治疗效果,其次是氨基糖苷类药物和粘杆菌素类。

5、讨论

1、禽病感染存在的种类较多,单一病毒病与单一细菌病或多重细菌病混合感染,多重病毒与单一细菌病或多重细菌病混感,加剧了疾病的爆发,促使疾病诊断难度。

2、禽流感疫病目前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仍是高发疫病,这除了与混合感染的因素有关外,还与疫苗株与流行株不匹配有关。建议养殖人员在疫病防控方面,不仅单从抗体效价方面考虑,还要从疫苗株的匹配度方面考虑。

3、血清抗体检测中H5、H9、ND的抗体效价基本能得到良好的免疫保护,但H5-7抗体效价普遍偏低,建议今后加强免疫。

4、细菌病在整个检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主要是耐药菌株的出现,给养鸡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建议鸡场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及联合用药。
迅达康商贸 (编辑:迅达康商贸)
0 条评论
不想登录?直接点击发布即可作为游客留言。

地址:济南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迅达康路666号

电话:0531 - 8740 0666

传真:0531 - 8741 596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