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殖行业健康稳定市场之思考
更新时间:2015-11-14 16:43:00点击次数:1210次字号:T|T
兽药保健专家了解到,在近年以来,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经历去年深度亏损、“熊途”漫漫的低谷期之后,今年4月国内生猪市场终于等到否极泰来的历史反转拐点,然而近月肉鸡养殖行业却再度陷入全
兽药保健专家了解到,在近年以来,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经历去年深度亏损、“熊途”漫漫的低谷期之后,今年4月国内生猪市场终于等到否极泰来的历史反转拐点,然而近月肉鸡养殖行业却再度陷入全面亏损的负盈利阶段。我们知道,美国、欧洲包括其他发达国家有效利用金融工具,安然度过生猪、家禽等养殖季节性波动风险,早在数十年前就开始进行猪肉、牛肉、鸡蛋、肉鸡包括乳制品等农牧副产品的期货或期权交易,并且取得了世界上有目共睹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反观我国,近些年来粮棉油等种植业农产品期货市场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但有关畜禽类畜禽农产品的衍生品交易工具却长期“缺席”于我国养殖行业,目前仅有大商所鸡蛋期货合约“试水”,这与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国内宏观消费下降、饲料原料价格极易波动,推动金融创新、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等经济面、政策面的大趋势要求已不相符合,存在许多遗憾。本文立足于回顾和展望中、外养殖类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水平,剖析我国养殖行业长期存在的风险“敞口”,并认为继续加快畜禽业期货品种的研究与应用已“刻不容缓”,也是我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客观要求。
遗憾之一:我国畜禽类期货市场发展步伐明显滞后于国际水平
1.1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我们知道,比较成熟的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是经济学中最理想的市场形式,是一种较高级的市场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近2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逐步、有序的开放,以及渐进式的摸索发展,包括大商所、郑交所和上交所先后推出了农产品、工业品(贵金属)包括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但是要看到的是,农业领域尤其是养殖行业的金融创新步伐停滞不前,直至2013年年末之前,大商所鸡蛋期货合约才正式挂牌上市,成为第一个“尝鲜”的养殖类农产品期货。
1.2国际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日趋成熟,我国养殖业长期“缺席”金融市场存隐忧
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对全球75家衍生品交易所的统计数据称,2014年全球场内期货和期权总交易量约218.7亿手,较上年增长1.5%。虽然去年全球场内衍生品交易量连续第二年增长,但相比2011年的249.9亿手的峰值仍有一定差距。
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农产品期货期权的比重继续提升,上述数据中,2014年国际农产品类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量达到14亿手,同比增长15.7%,占总成交量的6.4%,成为仅次于非贵金属的第二大金融交易品种。汇易网资讯认为,近10年来,中国生猪、家禽包括相关副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特别是政府实行粮棉油临储收购(托市价格)政策之后,国内、国外主要农产品及饲料蛋白原料价差持续扩大,相应加大国内饲料养殖企业的成本(配方)风险,2006年“猪通胀”、2013年“禽流感”和2014年“炒鸡蛋”、2015年“猪飞翔”,使得刚刚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的中国畜禽养殖行业“如履薄冰”,学习国际先进的“产融结合”经验、结合我国自身的市场经济模式,加快发展生鲜类金融衍生品(期货、期权)以及指数交易、养殖保险等已刻不容缓!
遗憾之二:近十年中国养殖业错失期货市场同步发展“黄金期”
2.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转型为农业生产提供历史性的重要机遇
建国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轨迹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第二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第三阶段(21世纪的头15年)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第四阶段(2016年之后),加快转变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相比较之下,中国生猪、家禽等养殖业包括畜牧业,长期处于传统农业的发展初级阶段,由于养殖户(包括中等规模的养殖场)缺乏市场话语权、缺乏市场风险判断力和应对各类风险的承受力,尤其是缺乏应对风险的金融对冲工具,造成国内畜禽养殖业长期面临无序化竞争业态、规模化程度偏低、调控政策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和困难,包括生猪、家禽等养殖也被喻为中国农业领域的“高风险”行业之一,错失了过去中国经济大踏步发展阶段的重要机遇。
2.2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期货市场“生力军”,规范发展“金融养殖”须科学借鉴先进经验
期货交易的雏形最早诞生于12世纪的欧洲,在美国、英国得到长足发展,而近代期货交易方式更出现在亚洲的日本(米市)……早在1919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前身——“芝加哥黄油和鸡蛋委员会”挂牌上市鸡蛋(黄油)期货合约,随着美国蛋鸡养殖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最终于1982年取消。1961年9月,CME推出全球第一个冷冻肉期货——冷冻猪腩期货;活牛期货合约于1964年10月挂牌上市,这是世界期货发展史上第一个“标的物不可储存”的期货合约,随后CME又在1966年推出生猪合约,之后的期货市场一直健康发展着,很好发挥着这只看不见手的巨大调节作用。
至今已经有包括荷兰(上世纪80年代)、中美洲(1991年)以及韩国(2008年)先后推出猪肉(活猪)。当前,生猪(猪肉)、活牛和嫩鸡期货也是国际商品市场上常见的畜牧产品期货,而美国、欧洲包括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期货发展史已经超过百年,相比较之下,仅仅改革开放不到37年的中国期货市场,在进入21世纪以来的总体发展势头可谓是日新月异,值得我们有关部门的深思与研究。
2009年中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占全球总成交量的43%,首次跃居全球第一。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资料表明,2014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25.05亿手,累计成交额为291.9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54%和9.16%,两项指标双双创下了中国期货市场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2014年全球期货市场交易量排名前20位的农产品期货和期权产品中,我国内地的农产品期货占据“半壁江山”。豆油、鸡蛋、棉花、黄大豆1号和菜籽油期货分列第7、9、10、13和18位。业内预计,2015年期市成交量有望超越2014年的新创历史记录,冲击30亿手。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量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11%。相比之下,养殖行业却长期“缺席”中国金融市场、裹足不前,直至2013年11月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DCE)才挂牌上市首个生鲜类期货——鸡蛋合约,仅处于探索试行的初期阶段,并且取得了应有的市场效应。那么,究竟是我们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不了解、不理解还是不愿学、不敢用?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时不我待,“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因为我国十八大五中全会再一次提出要多层次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我们衷心期待着。
遗憾之三:民众对我国养殖业金融化的市场意义认识日益成熟
网络上也有关于国内期货市场发展的不同观点相交集,有的人认为发展农产品期货特别是生鲜类期货具有很大的风险,因为猪肉、牲畜、活禽等食品与CPI挂钩,一旦起火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就会影响物价水平,从而影响我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这是一个伪命题,要知道期货的诞生就是农民需要将相对过剩的库存以标准合约的形式进行交易,或者规避来年减产或者丰产可能带来的农产品价格涨跌风险,而根据双方自愿的原则签订契约进行预售交易……不难看出,期货的自然属性就是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两大功能分别是“发现价格、规避风险”。有人认为我国金融工具的推广和应用是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阴谋?殊不知国外农业现代化已经发展近百年,美国农业的投入产出比目前远超中国,国际市场中战略机遇期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机不可失。
我国家禽养殖从业人员达到7000万人,涉及1.3亿人的消费,生猪也不低于3000-4000万人且猪肉是中国民众消费第一大肉类品种。前有鸡蛋期货的“问路石”,后期若有生猪期货的“压舱石”,对于中国养殖业摆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以及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抗风险能力差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养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令人欣慰的是,今年8月下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中所提及“要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多档次、高保障保险产品,探索开展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试点”,在我国逐步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民收入、令其拥有恢复再生产的能力,金融保险制度不可或缺。近期我国发改委也明确表示:农产品价格放开不代表政府不管。
我国政府在期货创新、金融创新方面的工作刚刚开展,但是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重大的成果,例如2013年中国农产品交易总额就达到5万亿,豆油等粮油品种的期货成交量位列世界第一。鸡蛋期货试水,表明我们并没有在“三农”金融化领域的探索与应用停下脚步,目前也已经到了适度放开、多元发展和深入推广的重要历史阶段。我国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进一步市场化、金融化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目标,也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机遇,成熟的金融工具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行业健康发展的压舱室,虽然鸡蛋合约“试水”两年取得了超预期的市场效应,但是我国养殖业(生鲜类)金融创新发展仍需追赶养殖行业的规模化需求与国际水平,而这也是养殖人、饲料人和资讯人共同期盼的。汇易网综合资讯认为,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层应当认清形势,时不我待,要有历史责任感!中国金融市场不能长期缺席于我国养殖行业!以上回顾和展望中、外养殖类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当代发展水平,剖析我国养殖行业长期存在的风险“敞口”,并认为继续加快畜禽业期货品种的研究与应用已“刻不容缓”,也是我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客观要求,时不我待,再不留遗憾!
互联网 (编辑:迅达康商贸)
0
条评论